八戒体育八戒体育

八戒体育全球移民热线 400-123-4567
媒体专访

半岛体育移民对于孩子是弊大于利吗?

2023-05-25 02:05 作者:小编 浏览:

  半岛体育我一直这样认为,我的选择只是就现有的情况做出的最优选择。并不代表以后。。

  下一代的事情不需要我去担心,若真有朝一日中国好得跟朵花一样,我相信我的后代也会有能力想办法回到中国来。。。

  这个话题缩小了说。就好像去北上广的人,在北上广结婚生子,并在那将孩子养大。

  故乡情什么的,在他们眼里,出生,长大的地方就是故乡。你告诉他,你是哪省人,他一点感觉都不会有的。

  题主的问题和描述其实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移民是否利大于弊,第二是询问二代移民的归属感问题。

  首先第一个问题,移民的利弊其实只能从大原则来回答。任何事情都是有利弊的,所谓舍得舍得,有舍就有得。你要明确你看重什么,什么对你重要才可以衡量是否利大于弊。了解清楚你移民的目的是什么才可以衡量是否值得移民。这方面不多扩展,但是题主要理解的是你的人生目标和对世界的认知并不一定被你的孩子所认可和接受。

  首先介绍下我的背景。我是在比利时长大的二代移民,4岁去的比利时,跟@唐叔盈的情况基本一样(但是年龄不同,谢谢)。在那里一直生活到高中毕业,现在在中国读大学。

  孩子的归属感这种东西,就像很多其他答案说的一样,不是你可以决定的。孩子最终的归属感是受到综合的环境因素影响的,不是“父母影响”这个单一因素可以决定的。因此,如果你一定想让孩子把自己当中国人、并对中国有归属感,这是不现实的。

  许多移民孩子(二代移民)仍然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也会说自己是Chinese,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们对中国有归属感、或者对自己的身份认知是中国人。

  归属感对我来说是家的感觉,可以很自然地生活,做自己而不觉得自己是异类,也不被周围的人被看做异类。而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是由成长的大环境塑造而成的,所以很多移民孩子的归属感是他国的。

  对很多二代移民来说,“中国人”这个身份只是多重身份认知的其中一种,而不是唯一的身份认知。身份认知是对自己的一种综合定义,可以概括一个人的大部分“属性”(attributes)。而身份认知在以前则是以国家认同为基本单位存在的(比如说“中国人”、“美国人”等等);而现在因为交通的便利和全球化的影响,国家身份已经不再能够完全等同一个人的认知身份了。

  对我个人来说,我会觉得跟自己有共同身份认知的人在一起才会获得归属感。因为只有那些人才有和自己一样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从他们那里才可以取得共鸣和理解。因此以下,我讲什么什么人的时候是指身份认知,也就等同于归属感。

  二,完全认为自己是外国人,跟中国的感情和关系仅靠老一辈和一些生活习惯维持。

  三,又是中国人也是外国人,也可以说又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外国人。这种情况是最纠结的,我下面会具体展开探讨这种情况,因为我自己就是。

  1)第一种情况其实挺罕见半岛体育,尤其是在孩子很小就移民出去时。在大环境下都是西方文化的情况里还能一直维持很强的华人身份感是很难得的。具体情况因为我只认识@唐叔盈,所以不太具有资格来解释。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有错请纠正!)这些情况是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所造成的对当地人的排斥甚至厌恶而形成的一种“不愿意跟他们一样”的心理,因此最终回归并坚守中国人身份。

  2)第二种情况是最多见的,我周围认识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如此。原因主要是因为父母工作过于繁忙,会说当地语言或者受教育水平不高。这种情况下,孩子生长在远离中国人文化的环境中,又缺少了解和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在比利时,很多二代移民的父母都是开餐馆的,每天非常繁忙,因此不一定有时间去教孩子系统地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大部分孩子都是每个周末去一次中文学校学习,因此学习成效不大。更多的时候,他们则是跟外国孩子在外国文化和语言的大环境下很自然融洽地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要让他们培养起“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非常困难。

  另外,如果父母会说当地语言,那么也会因为贪图方便而用当地语言跟孩子交流。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因此缺少了语言很难建立孩子对中国的归属感。这类移民孩子还分两种:

  一种是对中国向往、但因为思维和文化的差异而很难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孩子。这也是为何近几年国务院侨办大力支持和鼓励海外华裔孩子回国参观学习,组织名为“寻根之旅”的活动。这个活动能让背景相似的孩子聚到一起。这种正面的印象会跟中国结合,最终促成海外华人对中国的正面印象。建议题主多关注,可以让孩子积极参加。

  另一种是在接触了中国文化之后极度厌恶、不接受。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不喜欢一些习俗而转变成的厌恶。比如不喜欢参加海外华侨组织的春节晚会等等活动因为觉得无聊。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在回国参观期间,感觉到了很大的文化差异(cultural shock),比如说目睹了各种脏乱差、民众素质不高的行为等等因素,造成了他们不愿意把自己归结为“中国人”这种属性而形成的排斥和厌恶感。

  这种情况下,当别人将他们称为“中国人”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极度不爽甚至愤怒。有一个澳大利亚的华裔就是如此,他认为你说他是中国人是对他的不尊重。这里的“不尊重”不是指因为中国不好所以是“不尊重”,而是说她认为你仅仅根据她的外表就定义了她的身份,这是不尊重的行为。她觉得自己的思维方式、文化习俗、内在三观才是决定她身份 的因素。

  当然,很多人会谴责,说这是不成熟的表现,应该积极去帮助中国提高而不是完全持否定态度。但是要知道,这些心态的形成都是在孩子的成长期,你指望那时的他们有多高的觉悟?回国的时候,厕所是蹲着的,没有手纸,味道大,很多人就是不能接受;参加春节晚会,听各路使馆领导讲话、摆场面,就是很做作、很无聊。

  3)第三种,也就是我的情况,也是比较少见,但是并不罕见。我可以和自然的跟比利时当地人blend in,基本无代沟,而同时我在中国和中国人接触也没人会觉得我是在国外长大的。我基本是有两套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根据不同文化需求来调换。那么我的归属感何在呢?我的感觉是:既不在中国也不在比利时,而是在跟我一样在比利时,欧洲长大的华裔孩子。因为只有他们才经历过我所经历过的,跟他们在一起才会感到自然,三观完 全相符。只有跟他们我才可以至少用两种甚至三种语言无缝对接交流,分享童年经历(看的漫画,参加的夏令营等等)。

  我不太好把自己的个人经历普遍化,我只能就我自身情况谈谈个人经历并分析一下我个人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虽然我从小上的是法语学校,接受的是西方一套的教育(诸如民主、自由一类),但在我上学的同时,我母亲在家中一直坚持教我中文。小学六年的过程中,家母一直是用人教版的教材教我数学和语文,和国内完全同步。另一方面,一开始我父母并不会当地语言,因此家人之间对交流只能靠中文,也使我有了使用汉语的环境。我父亲是北京某高校的文科博士,因此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也了解许多,经常给我讲故事、讲道理,因而在家算是接受到了较为系统的中式熏陶。

  另一方面,由于具备了良好的中文学习环境,我个人的中文基础也比较好,有足够强的阅读能力自然会去读中文书籍。除了书籍以外,我接触中国文化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媒介则是电视剧。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最温馨的时刻就是一家人蜷在沙发上看电视剧(像康熙王朝、大染坊、血色浪漫一类的)。我家里的布置也很中式,而且因为父亲的兴趣爱好,很多像,列宁像,像等等。这些实物的存在无形中就会有社会主义的氛围。很多朋友多说一进我家就跟回国了似的。 因此,我们家就像是比利时中的一个小中国,一踏进家门就是跟回国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达到这种中西结合也是有一定代价的。我称之为Identity Crisis(身份危机)。因为不能把自己归纳到比利时人或者中国人的阵列,因为这两个圈子都有我接受和不接受的。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种被社会排斥在外的感觉,因为没有人像我这样。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跟一些人的讨论,才逐渐想明白:可以不去努力加入现有的文化圈子,因为这些文化圈子都不属于自己,不是自己真正的归宿。我们这类人需要做的是去创建新的文化身份和身份认知,并去寻找跟自己一样同类才可以,哪怕这类人少得可怜。(尽管这样听起来很悲观)

  “现在不管回哪个“国”都跟出国似的,也只有和那几个少有的同背景人在一起时才能有归属感。多种语言的交流不是为了装逼而是因为无奈。说国外如何不是为了显摆 只是因为那是我们的经历。说国内如何不是为了秀优越只是因为那是我们对祖国的自豪。这个世界的跨国人终究是孤独的,无法完全做到对祖国的释怀也不能完全融 入接纳异国的生活。我们这些“奇葩”得到多语言多文化的代价便是很难找到可畅谈的同路人,身份危机并无所归属。所以珍惜那些在这条异途上陪伴你的人,因为 他们毕竟与你一样是稀有物种,并只有他们的存在才能使你有家乡的感觉。Bxl 8.3.14”

  当然如果遇到像我这样纠结的情况,还请题主作为家长能够客观理性的去帮助并引导孩子的思维以到达身心的健康。

  除此之外,给一些移民家长的意见是让孩子在小学期间回国上一年学,对提高中文有很大的帮助。我周围中文好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回国上过学的。我是小学五年级时在中国上了一个学期。

  另外,题主不要以为国外学习压力都不大。只是国外给予孩子们的学业选择更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因此压力变成了动力。但是不要说国外上学轻松,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说点题外话:我本身不是学社会学心理学的,所以一些用词不当之类的还请见谅。我知道其实就身份认知类的东西,专业领域是有研究和定义的,所以还请懂的朋友来 帮忙指导改正一下。另外,有些地方用英语也请大家见谅,语言比较多会感觉这么表达最顺口,且我中文实在一般。最后,我觉得这个研究课题很有意思——中国的文化跟西方差异巨大,且加上中国近代开国,移民浪潮导致的很多上述社会学心理学问题是很重大的。所以,有兴趣的人可以做做课题来帮助了解海外华侨的心理认知,并可以通过这个课题来帮助身处海外的二代移民对中国建立起更为客观的认知。

  美国基本上第一代以及第1.25代(青少年时候移民到美国)是一个圈子。第二代和1.75代(儿童时期移民到美国)是一个圈子。二代以上是一个圈子。

  换言之,绝大多数1代和2代都无法融入美国人的圈子。2代基本上也不会和同龄的1代有深入的交情。

  首先,好学区的房子比差学区的房子,往往要贵个十几万。这还是上公立的学校。私立的学费每年经常比私立大学还贵。那里面的学生,往往高中熬的夜比大学还多。

  总而言之就是,想让孩子轻松,那未来上的大学也要打折扣。不过当然,同样的压力下面,在美国上的大学比在国内上的大学要好不少。

  如果只是形式上的移民,也就是拿个身份,人还在国内,把孩子送出去读书。那么还要看孩子的性格和能力。高中、大学预科阶段把孩子送出来读书,家长不在身边,然后孩子读废了的,见过很多例。尤其是美国大学的辍学率很高。别看教育好,跟不上的人也是一大把,很多学校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辍学率。美国大学所有新生,在六年之内能够毕业的比例,一般不超过60%。所以要想清楚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不是那块料。的确,中国只能上三本的孩子,到美国可能可以上超过中国一本教学质量的学校。但他究竟能不能从这种学校毕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大学毕不了业,想进美国中产阶层可就有点悬了。